图片 论和谐社会视域中共青团的媒介作用_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政治 > 社会主义 > >

论和谐社会视域中共青团的媒介作用

来源::未知 | 作者: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 本文已影响

【内容提要】共青团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充当青年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形成和谐关系的媒介,主要包括执政党与青年之间的媒介、青年人群互相之间的媒介、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媒介、以及青年与和谐社会合格主体之间角色转换的媒介。

【摘 要 题】共青团与青年工作

【关 键 词】共青团/青年/和谐社会/媒介作用

【正 文】
 
    建设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最重大的政治主题之一,它反映了人民的共同愿望,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要求全体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职责。
    共青团的功能总是通过对青年的组织、服务和培养来实现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域中,共青团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路径就是充当青年与其他社会要素之间关系和谐的媒介,主要包括执政党与青年之间的媒介、青年人群互相之间的媒介、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媒介、以及青年与和谐社会合格主体之间角色转换的媒介。

        媒介功能之一:加强青年与党之间的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诸多关系,其中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和谐的党群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青年是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构建密切和谐的党与青年的关系,才能建设和谐的社会。
    我们党历来把青年当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总是把党的事业与青年的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的历史都充分证明,党和青年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是决定党的事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联系党和青年的纽带,要充分发挥好媒介作用,通过自身的工作来构建和加强党与青年的和谐关系。
    党与青年的和谐首先是思想上的和谐,尤其是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上的和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反复检验了的迄今为止最革命和最科学的理论。因此,共青团要利用自身在各领域的组织资源,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使青年深刻认识到党的理论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在思想上形成青年与党的共鸣;同时,共青团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党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使青年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党的执政地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作出的必然选择,从而使青年在心理上产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深刻认同,从而使青年相信党,忠于党,跟党走,形成青年与党和谐的牢固思想基础。
    青年与党和谐的核心是事业上与组织上的和谐。共青团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化整合,使广大青年能成为一种体制性力量,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成为党执政所要依靠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共青团要将广大优秀青年更多地发展到执政党组织中来,在青年群体中做好稳固组织基础、扩大组织覆盖的工作。优秀青年在青年中具有榜样和导向的作用,更多的优秀青年进入党组织有利于党同整个青年人群的和谐。当前共青团应加大在新的社会发展领域,尤其是要加大对处在知识创新和市场经济最前沿的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青年的工作力度,不断增进他们对党的认同和感情,使他们靠拢党的组织。另一方面,共青团要不断扩大对青年的组织联系。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最主要的组织形式,然而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使青年的流向偏离了原来的组织架构,游离在团组织之外的“边际青年”数量急剧增加,团组织对青年联系、组织的紧密程度也在减弱。面对这种现状和趋势,共青团联系青年的方式,要从单一的组织联系逐步发展到组织联系、活动联系、服务联系、政策联系、阵地联系相结合,实现联系形式的多样化。同时要致力于建立以团为核心,以青联、学联等为主要载体,以社团及其他活动、兴趣组织为有效延伸的组织网络,实现组织纽带的多样化,增强组织联系的亲和力和有效性。通过这样的组织化整合,使青年作为一个整体,投入到党的建设事业中来,在共同的事业中构建党与青年的和谐关系。
    党与青年的和谐,最基础的还是利益的和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青年所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求学、就业、自我实现等等问题,都严重关系着青年的利益。共青团应成为青年真正的代言人,要及时反映青年的要求,传达青年对党的呼声,通过贯彻党的青年理论、方针和政策,切实尊重、理解和关爱青年,使青年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在感情上与党紧密相连。共青团要通过系统的青年工作机制,包括青年工作领导协调机制、青年事业整体规划机制、青年人权益保护机制等等,着眼于长远,从精神和物质上关心青年工作,尤其要在青少年学习条件的改善、就业保障的加强、活动阵地的建设、困难群体的援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体现党对青年的关怀。
    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理想、激情,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阶层,同时也具有叛逆和冲动的特征。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反复地证明了这一点。青年人的这些特征对于党与青年的关系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成为党手中除旧布新的利器,也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的不良因素。因此,共青团必须高度重视青年人的思想动态,实时地听取和传达青年对党和社会的诉求,及时地把握和引导青年的呼声,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更多地帮助,从而形成更加和谐的党与青年的关系。

        媒介功能之二:加强青年与青年之间的和谐

    青年兴则事业兴,青年稳则社会稳,青年强则民族强,青年是影响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力量。要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前提是要造就一个和谐稳定、积极健康的青年人群,这就需要共青团通过自己的工作,把青年人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个自身和谐稳定的青年人群。
    首先,共青团要致力于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营造青年健康成长的组织环境。青年对一个组织的认同和追随来自于他们对这个组织的理念、精神的理性认识,同时也来自于他们对这个组织所带来的社会进步和切身发展利益的感受。因此,共青团应当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方式,增强青年对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把共青团建设成为真正值得青年信赖的组织,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同时,要重视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整体环境,使最广大的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关怀和支持。共青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组织各种活动,使青年人有拥有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舞台,尽可能满足青年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发挥共青团的导向作用,把青年团结在自身的周围,从而形成青年内部的和谐,为全社会的和谐作出贡献。
    其次,共青团要努力处理好青年人群的分化问题。青年人群与整个社会成员一样,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这些阶层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群体特征,因而也会有不同的群体利益,在一定的领域或场合,各自的利益会互相地冲突。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是不现实的。但是共青团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来协调各层次之间的利益和要求,达成互相之间的和谐。一方面,共青团应在各阶层之间搭建理解和沟通的平台。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不同层次、不同职业和不同背景与境况的青年能够在共青团的组织下,互相达到尊重、理解和融合,在共同的价值观统领之下,实现不同阶层青年的和谐共处。另一方面,共青团应致力于为青年在各阶层之间的流动创造条件,在努力扫除各阶层之间的壁垒,降低青年在各层次之间流动的准入门槛的同时,尽可能地提供学习、就业、创业等等方面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造成青年人群的分化,有个人的、主观的因素,同时也有社会的、客观的因素,也就是涉及到社会公平公正的一些体制性问题。这些问题对于青年人往往比较敏感,所以共青团要注意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要切实解决青年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青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发生在家庭内部、学校内部以及在处理与他人关系和寻找工作中,更严重的是,他们不仅遇到问题,也制造问题,被称为“问题青年”。青年有多少种问题,共青团的工作就要有多少相关的领域,包括青年的教育、就业、福利、维权、健康、闲暇生活、违法犯罪等多种方面。
    共青团要特别关注以问题青年为主的弱势群体。要培养一个和谐稳定的青年人群,最直接的威胁就来自这些弱势的、被从不同意义上边缘化的青年,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率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共青团应该基于以人为本的精神、投入更多的工作去关心他们,把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以及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力争为他们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当前,最为迫切的是要引导和帮助青年创业和就业,这项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社会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青年人群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青团必须为青年就业问题付出更多的心血,通过就业的援助,引导弱势青年重拾自尊和自信,使他们尽早融入青年的主流人群,从而为整个青年队伍的和谐稳定创造条件。

 媒介功能之三:加强青年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目前的教育模式没有能够使青年在学习期间就很好地了解和融入社会。学生在课堂上、书本中和有限的社会实践中所学的社会知识与现实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就必然存在着青年与社会的和谐的问题。
    青年与社会的和谐首先是个人意志与社会理念的和谐。青年人看待社会的依据只能是主观态度和个人经历。他们所学知识往往是相对抽象的,虽然与实际有联系,但毕竟与实际还有相当的距离。因此青年人的主观意志一般表现为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这种理想主义一旦被社会现实所否定,往往会导致他们过激的反应。青年人走进社会以后必然会日益地走向成熟,但在主观上会经历一个痛苦的调整期,这种调整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会直接地表现为青年与社会的摩擦,给社会的和谐带来影响。因此,共青团应该成为青年与社会之间磨合的媒介,使青年更快更顺利地融入社会。青年人的不成熟源于经历的缺乏和活动空间的有限性,因此,共青团在从理论上给予青年帮助的同时,应该更多地组织和推动青年的社会实践,使他们能够开阔视野,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社会。共青团在组织活动时,可以根据青年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组织活动,使青年通过实践活动,在服务社会中反省自我,调整自我,使个体意志与社会理念不断地走向和谐统一。
    青年与社会的和谐,最核心的是青年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和谐,这需要青年经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共青团应当帮助青年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实现社会化目标。一是政治社会化。随着中国改革的深入和对外开放的扩展,当代青年爱国主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愿望将更为强烈,但青年的激情还需要引导。因此,共青团更多地组织青年参与到团组织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中来,举行形式多样的国情分析、形势教育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推进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二是职业技能社会化。社会的发展要求青年在职业发展中更自觉地谋求拥有更多更高的职业技能,以适应国际竞争和职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需要。因此共青团应当更多地参与到青年人职业培训和拓展的事业中去,从而使青年的职业技能能够顺应时代竞争的需要。三是行为社会化。共青团要引导青年更加注重个人与环境、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使青年更关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统一。四是心理素质社会化。青年的人格修养、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必须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逐步地提高。同时要引导青年在参与社区建设、社会活动乃至国际交往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青年与社会的和谐,最根本的途径是同人民紧密结合,与实践紧密结合。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青年之所以能够在党的指引下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建立卓越功勋,就是因为中国青年始终走着一条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正确道路。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真正动力,青年只有与人民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

        媒介功能之四:推动青年由和谐社会建设的客体向主体的转化

    就社会而言,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青年人也不例外。青年的客体性突出表现为依赖性和被动性,青年人往往更多地被当作受教育者、被关心和照顾的对象;主体性则突出的表现为责任感、创造性和奉献精神。青年的成长过程,客观上就是一个主体性不断强化的过程。但是,青年要强化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体性,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还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支持。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和强化青年人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主体性,是共青团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所面临的最为核心的使命。
    首先,共青团要帮助青年强化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增强青年主体性的首要环节。保姆式的家庭教育、灌输式的学校教育以及经验主导的社会工作环境,都严重阻碍了青年主人翁意识的发展,形成了青年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欠缺。要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时间和更多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但是共青团可以通过自身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来抵消这些不良的影响。一是从理论上对青年进行主人翁意识的教育,使更多的青年把责任感和使命感纳入自己的价值观。引导广大青年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从而为成为和谐社会的创造主体打下牢固的思想和心理基础。二是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年的主人翁意识。共青团应更多地组织民间自治式的青年实践活动,让青年自己策划自己,自己教育自己,通过亲身的服务社会的实践,来产生实践主体的体验,从而增强青年自身成为主体的信心和追求。三是共青团要把自身的影响更好地渗透到青年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主体性成长的社会大环境。
    其次,共青团要帮助青年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增强青年主体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社会,创新是社会由不和谐走向和谐的必经之路。青年时期是最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时期。共青团要帮助广大青年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世界范围的竞争压力,面对我国发展进程中新情况的不断涌现,要实现经济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都需要不断创新。共青团要高度重视青年在创新中的作用,大力提倡青年创新,热情鼓励青年创新,积极扶持青年创新,为青年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共青团要帮助青年努力培养现代公民的素质,尤其是民主和法治的素质。在和谐的社会里,民主的重要功能就是能为公民的利益诉求提供充足的利益表达渠道,尤其是发生利益冲突时,能提供可靠的解决机制,从而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民主的素质是和谐社会合格主体的基本素质。同时,和谐社会必然是法制社会。法治是化解社会的矛盾和纠纷的规范机制,也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保障。正因为如此,共青团要致力于民主和法制的宣传教育,努力培养青年的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并尽可能地为青年提供实践的机会,加深对民主和对法治的理解,提高自觉运用民主和法治手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除了民主与法治素质,还有诸如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等等,都是作为和谐社会合格主体的必备素质。共青团要帮助青年逐步具备这些素质,在青年成长为和谐社会的合格主体的过程中,发挥推动和加速的媒介作用。


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