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浅谈物理概念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_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 > 学科教育 > >

浅谈物理概念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来源::未知 | 作者: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所有的定律、定理都反映了若干个物理概念的有机联系,所以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但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内在的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
关键词:物理概念课 定律 定理 日常生活经验或观念 感性认识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基础。因为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原理、公式和定则等,它们都反映了物理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阿基米德定律,如果学生对物质的密度、液体内部的压强、重力、力的平衡、物体体积等概念不理解,就无法正确理解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的液重的关系这个物理定律。再如学生对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等物理概念不清楚,就无法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由以上可知,所有的定律、定理都反映了若干个物理概念的有机联系,所以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但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时,往往会由于种种内在的因素或客观因素的影响妨碍了正确物理概念的建立。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我觉得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生活经验中形成的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的干扰
        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或观念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可能会产生负作用。本来,物理概念来源于感觉、知觉,但概念又不同于感觉、知觉,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早已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之中,已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已反映了某种概括和抽象,但这种抽象并没有反映出物质的本质和特征,形成了虚幻的概念。例如,在生活中,看到某人肌肉发达,就说他“力气大”,即使他不对其他物体施加作用或作用不强,造成将日常用语“力气”与物理概念“力”混淆了。再如在讲惯性时,凭生活经验总是认为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形成了只有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的错误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大量的感性知识,是学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基础,这是日常经验对形成物理概念有利的一面。但日常经验并不就是物理概念,作为一种科学知识,物理概念更为严密,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日常经验与物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二、把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来理解物理概念
        众所周知,客观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各种不同事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联系,在这些联系中,有些是本质联系,也有的是非本质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本质联系往往也较单一,而非本质联系常常是丰富多样的,所以如果把握不住思维的方向,就会受非本质联系的干扰或迷惑而误入歧途,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例如:一个物体受不受压力作用就看两个物体之间有没有发生相互挤压,但从现象上来看,一个物体是否受到压力,似乎又与物体的重力有关系。实际上重力对压力来说,只是一个片面的不稳定的作用,是非本质的联系,但这个非本质联系又常常引起学生的注意,错误地认为压力是由于受重力而产生的,重力越大压力则越大。
        所以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就是使学生掌握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联系,因而要引导学生从形形色色的联系中排除各种非本质联系,即透过表面现象,掌握它的本质。
    三、感性认识不足,造成概念混淆
        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往往会将事物的一般属性与事物本质等同起来,与事物的状态或事物变化规律等同起来,因而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例如,在学习“惯性”这一概念时,学生往往会把惯性与惯性定律混为一谈。惯性与惯性定律,虽有一定联系,但两者并不完全相同:惯性是一个物理概念,概括的是自然界中所有物体所共有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一条物理规律,它与“惯性”之间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例如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在完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对于这一物理现象,按惯性定律,只能说:在水平方向上两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所以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虽都有惯性,但是两个物体惯性的大小必须在改变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如果用相同的力改变甲物体的运动状态困难大些,则说明该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能顽强些,即惯性大些。
        学生对那些跟生活经验有矛盾的知识,往往不易信服,很难建立起正确的、牢固的概念。学生根据他们熟悉的一些事实间的联系,常常想当然地轻率地概括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力与运动的关系上,不少学生认为:物体要运动,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合力必定比分力大等。
        四、错误地用公式中的数学关系来替代物理意义
        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物理概念的情况下,往往借助公式中的数学关系来理解概念,以致得出错误的认识。例如,有些同学从公式R=U/I推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从公式ρ=m/v推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等错误结论。
        为防止学生在形成概念时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的障碍,在教学中就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较快地、正确地建立某些物理概念。
参考文献
《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捕鱼大亨网络版|下载|手机版*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